載入中...

繳房貸、養小孩、照顧父母…人生奮鬥期開銷大, 如何善用壽險以3%資金預留100%生活費?

#壽險

作者:楊育慈

人生必要開銷有多少?

在賺錢花錢的循環中,你是否有仔細算過自己每月的固定必要支出有哪些項目?必要開銷又有多少呢?拆解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,基本三餐必定有,居住成本免不了(房租、房貸、管理費、房屋稅、地價稅等等),若有小孩,還需要準備教育支出。細數這些都是即使沒收入,仍得持續不間斷投入的開銷。如果只是暫無收入,可由生活緊急預備金來因應,但若是長期收入中斷,那麼家人會不會被迫得急售資產變現來因應?這都是有家庭後需要思考的問題。


善用壽險,約3%資金就能為家人預留好100%的生活費

2022年來不及陪小孩長大的已故導演明金城,除了留下美好回憶給家人,也留下了每月大約10萬的房貸加車貸,一年下來至少需要120萬。若待小孩長大、房貸繳清,至少也得有2400萬(120萬×20年=2400萬)。在有規劃壽險的情況下,為家人預備好2400萬,其實僅需要使用大約3%的預算就能做到(年紀、體況以及商品的不同皆會影響保費),並且這筆錢在15天內就能兌現給家人,這正是所謂的槓桿效果,它讓理財配置上多了更多可支配的預算。


壽險規劃應考量的3大重點

(一)規劃足夠的壽險保額

壽險額度(保額)= 扶養責任 + 貸款或債務 - 可運用資金
說明:
  • 扶養責任:家人每年基本生活費、子女教育費(依預計提供的教育程度估算)、父母撫養費
  • 可運用資金:以家人的流動性資產為主,例如存款、有價證券等等,變現容易才能夠即時提供金流支應開銷。

(二)以經濟支柱為被保險人

所謂被保險人是指被保障的人,當被保險人發生保險事故時,即啟動理賠條件。以壽險來說,主要保險事故指的就是「身故」,經濟支柱若出狀況,首當其衝的影響便是家中的財務狀況。不管是單薪家庭或雙薪家庭,該以誰為被保險人,都有各自不同的考量。

(三)正確的受益人安排

許多人在簽要保書時,選擇以最簡便的方式填寫「法定繼承人」為身故保險金受益人,但其實未必能真正清楚了解法定繼承人究竟指的是誰。建議投保壽險時指示明確的受益人,例如配偶、父母,或是子女,並約定給付順位或比例,才能讓保險金發揮最佳的守護效果。

安穩的生活必須建立在安全的財務基礎之上,壽險正提供這重要的功能。


分享:

SEE ALSO

你可能也想知道